2021年中策划 | 近郊也有大未来

2021-07-26 刘珊

随着5+2区的购房门槛拔高和发展不断饱和,近郊区正成为刚需和首改群体的主战场。


相关数据显示,2021年上半年,近郊各区的供应和成交量远大于主城区。




产业和人口是支撑一个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,著.名的经济学家任泽平也曾说过,“房地产短期看金融、中期看土地,长期看人口”


根据2021年的统计数据,成都常住人口达到2093万,其中近郊5区占总人口的32.15%,数量不可谓不庞大,其中新都更以155.8万的常住人口位列榜首。


可以看到,近郊5个区的发展,是有庞当的人口支撑的,这是底气所在。


除了承接主城区的外溢需求,近郊区自身的产业,也是带动其发展和吸引外来人口的重要因素


比如,双流凭借双流国际机场,发展航空经济,近几年又大力发展电子信息和生物产业,天府生物城、成都芯谷已初步成型;


龙泉驿倚靠汽车制造产业,GDP火速爬升至全成都第二;


新都的现代交通也如日中天,实现了“成都地铁新都造”,智慧物流、智慧家居产业也是新都的两大名片;


以“宜居”著称的温江,主要发展高科技农业和大健康医疗产业;


郫都的现代工业制造、电子信息、川菜产业等都是区域的代表性产业,华为、英特尔、富士康、联想、京东方等多个“行业巨头”都已入住。


整体来看,近郊的5个区域有庞大的人口,也有不错的产业做支撑,未来发展可期。


人口的不断涌入,也加剧了配套的逐步补齐,尤其是商业。


上半年,近郊2大商业综合体开业,分别是大面的世茂广场、和大丰的龙湖锦宸天街。


世茂广场的开业,填补了大面的商业空白。


而龙湖锦宸天街的开业,却只是大丰繁华商业的开端,未来在北星大道和大天路的十字楼口,将有4大商业综合体鼎立,城北的商业中心的不在金牛,在新都。



此外,在下半年,近郊区将开业的商场也不少,包括新都老城区的旭辉广场,龙泉驿的帝一广场、雄飞生活广场、双流的明城购物中心等!


这远不是结束,一系列利好消息还在不断传来。


2020年4月,华润竞得东安湖一块商业用地,后宣布将打造万象城。


2021年2月,行政学院TOD规划曝光,将打造花园综合体;


2021年6月,龙湖通过公开拍卖取得龙泉驿185亩的超大商业兼容住宅用地,同时龙湖官宣成都第10座天街将落地东安湖

……


肉眼可见,成都的商业正在向近郊下沉。



配套的完善,交通的补齐,让近郊的房价也不再像曾经一样温柔。


曾经近郊5区的核心板块,比如大面、大丰、光华新城、犀浦和华府,都是靠“刚需起家”


刚需带来了人气,人气引来配套,配套助力房价走高。


最近一两年,这些板块俨然已经走向改善,新房200万是门槛,二手房一度也卖到单价2万/㎡。


即便门槛不低,他们依然是购房者争相买入的板块。


但如果要给近郊区各个板块分一个等级,第一梯队却不属于上述板块,而是近两年的新晋网红——怡心湖和东安湖。


东安湖实景


它们有产业、有生态、有规划、品牌房企云集,平地建新城,城市界面干净,蓝图美好,预算充足,首.选这两个板块。


第二梯队,当属东进南拓的方向的次级板块,比如大面、华府,但大面新房供应少,华府的上车机会更多,房价也比怡心湖更便宜。


第三梯队,交给东升、十陵,这两个板块有超大的生态公园,青龙湖湿地公园、双流中心公园,居住环境没话说,产品也过关。


第四梯队,属于航空港、犀浦、和大丰,区域发展成熟,生活氛围浓厚,自身有一些bug,房价相对便宜,适合刚需上车。



总体来说,地铁通达、商业补齐,楼盘品质也在革新,近郊区和主城区享受到的资源差距正在缩小,而产业支撑加人口红利,也让近郊区有持续发展的动力。

备注:以上房源更新时间为2021年7月22日,文中部分资料和图片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联系删除。文中楼盘图片为效果图,销售动态及开盘时间请以售楼部数据为准。

免责声明:因时间、市场、政策会发生变化,以上信息仅做参考,不作为交易依据使用。

贝壳网将根据法律规定的要求以及贝壳网注册协议的约定搜集、使用您本次提交的个人信息,如您还不是贝壳网的注册用户请点击注册。在此跳转至贝壳找房注册页面